(资料图)
今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宣传周主题是“癌症防治全面行动——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”。4月14日,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。
3月22日,《中华肿瘤杂志》发表国家癌症中心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文章,公布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。数据显示, 2016年,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约406.40万例,其中男性223.43万例,女性182.96万例。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。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结直肠癌、胃癌、肝癌、女性乳腺癌等,前5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57.27%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、党组书记马晓伟就宣传周工作作出批示。马晓伟指出,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,关系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持续开展,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,肿瘤登记、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全面推进,整体诊疗能力显著提升,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,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。
马晓伟表示,希望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坚持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综合施策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有针对性扩大健康科普宣传,普及抗癌健康知识,集中各方力量解决技术瓶颈问题,不断加强癌症早期筛查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,不断提高癌症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,努力做到癌症防控全人群覆盖、全周期管理、全社会参与,切实推动癌症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,有效遏制癌症危害。
国家卫健委副主任、党组成员雷海潮在讲话中指出,要完善国家省市县镇各级癌症防治服务体系,推进癌症防治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,强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,强化政府、社会、单位和个人的四方协同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。癌症防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,既要靠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努力,更要靠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家癌症中心主任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,实现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提出的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%的目标,要形成和不断优化居民与患者全人群覆盖、个体生命全周期管理、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、立体化肿瘤防治体系。持之以恒普及癌症防治核心信息、知识要点,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,营造全面认识癌症、全周期防控癌症、全民参与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。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