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热文:独家述评|保屯路为啥能有“四个第一”

姚丽萍/文

保屯路,毗邻浦西世博滨江的一条小马路,名不见经传。

因为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保屯路211弄,成为全市首个体量最大的旧住房拆除重建改造项目,更爆发出“四个第一”的创造力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2023—2025年,申城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目标明确路径清晰。其中关键是,以法治保障城市更新,以制度创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,诠释人民城市价值取向。

本周,市人大城建环保委“两旧一村”专项监督推进中,保屯路的“四个第一”备受关注。

保屯路211弄项目,位于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。去年12月17日第一轮居民意愿征询,以99.43%高比例通过;今年4月15日启动第二轮居民意愿征询,首日便以98.29%高比例生效;4月26日,351证居民实现100%自主签约;5月31日完成了全部居民自主搬迁。

迄今,保屯路211弄创造了“四个第一”——“两旧一村”成套改造居民参与度第一,居民知晓率、选票送达率、投票参与率、自主签约率均达100%;启动征询至签约生效推进速度第一,仅用120天;自启动二轮签约开始100%居民签约完成速度第一,仅用12天;签约生效后100%搬离速度第一,仅用36天。

由此,保屯路211项目也成为城市更新中,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、推进“两旧一村”改造的最佳实践案例。

去年,申城持续30年的大规模成片二级旧里改造收官。区别于旧改征收,“两旧一村”成套改造,是“留房留人”功能性改善,居民难免会有心理落差。而在老旧住房改造过程中,最大限度改善实际居住品质,保障居民独用厨卫的基本生活条件,让居民从中真切感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是“两旧一村”城市更新的价值所在。

保屯路211弄项目中,面对居民的各种疑虑,政策宣讲团、政策通气会、居民沟通会向大家释疑解惑。居民想知道,旧改征收和成套改造到底有什么区别?《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》究竟怎么说?市人大代表金缨和她的律师团队常驻项目组提供周到、细致、专业的法律服务,为居民打开心结。更为重要的是,律师团队为保障居民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提出制度设计,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融入方案征询、改造设计和项目实施各个环节。进入签约阶段,“五位一体”——街道、居委会、实施单位、设计团队、法律团队协商沟通机制,针对“一户一方案”,通过居民协调会,打开天窗说亮话,有力化解痛点和堵点。

这样的制度设计,好用、管用,必然在申城“两旧一村”改造中发扬光大。因此,城市更新,不仅是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的改善,更是社会治理方式和治理效能的提升;实现改善和提升,首先是规则之治,是与城市更新价值导向相匹配的创造性制度供给。

同时,有温度的服务,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,真正考虑居民需求,让所有居民在“两旧一村”改造中感受体面、体贴,一样不可或缺。

一个细节是,在保屯路211弄方案设计阶段,南房集团物业团队和设计团队进驻现场与居民一户一议,灶台的摆放、卫生间的窗户、适老设施、残疾人设施……方案颠覆性调整了十余次,最终形成居民满意的“一户一方案”。

无疑,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每户诉求都很细小,但要过好日子,那些细小真的很重要。那就拿出真心实意,让群众工作愈加精细化、人性化。这样的真心实意,在保屯路211弄换来了“四个第一”。

只不过,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完成搬迁,只是“上半章”。确保“下半章”又快又好又稳推进,还需要持续探索改造“新模式”,算好综合账、长远账和品质提升账,着力在改善民生、群众接受、资金投入之间寻找可持续的最优解。

2023年,已经过半;2025年,就在不远处。星光不负赶路人,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申城必然会拿出令人信服的答卷,恰如名不见经传的保屯路211弄创造了“四个第一”。因为,面对城市更新,无论是一个弄堂、一条马路,还是一座城,血脉中流淌的,都是一样的精气神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的演说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热门推荐